扎根西部,以地标为支点,为西部农村地标富农做贡献
2020-06-08 14:02:44点击:

扎根西部,以地标为支点,为西部农村地标富农做贡献 

      品牌人物报道:知名地标代理人 易平

          

图片19.png

                  

编者按:据海中地理标志数据库统计,截止2018年10月31日全国地标总量为9703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359件,地理标志商标4748件,农产品地理标志2596件。欧盟累计保护地理标志4728件。我国地理标志商标核准量已经超过欧盟。

易平,北京一家地标部经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毕业。别看她个子不高,可志气不低。曾多次参加云、川、甘等地地标授课。从事地标代理五年,她和她的团队成功代理地理标志商标255件。2019年计划报出300件,力争突破600件大关。易平和她的团队,凭借自己的持续努力,在闭塞贫瘠的西部山嘎嘎里,让当地土特产一个一个地穿上地标品牌的外衣。在通过地标带动产业发展,助推西部繁荣农业经济方面,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地努力,取得了不小成绩。

鼎宏公司,置身西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重庆、陕西、河南、甘肃等农业企业,深耕地标确权产品,在助推地标富农方面走在了全国同行前列。

易平西部地标代理工作札记     

一、硬是在同质产品中出特质来:罗平小黄姜地标

                  图片20.png

          罗平小黄姜

地处云南东部曲靖市的罗平小黄姜质细纤小,辣味充足,含油量高,色泽鲜美。五十年代就为当地外贸出口拳头产品。但一直处于分散经营,没有统一标识,没有形成产业优势。直到2013年县领导决定,走地标富农之路。我们在代理该地标申请中发现:云南还有丽江、保山、曲靖、师宗、大理等地均种植类似的小黄姜,且为地方主要农产品之一,而罗平小黄姜口碑最佳。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平常的农产品,如何发掘并突出其特殊品质?成为地标申请的瓶颈。易平一行通过一年多的资料查询,遍访专家,曾多次对云南各地小黄姜检测、分析,多次组织专家论证,终于发现不同的理化指标集中于含油量。罗平小黄姜含油量最高。为此,2015年8月提交了29类“黄姜(脱水蔬菜)”和30类“黄姜(调味品) ”注册申请

三个月后,我们在例行商标监控中发现:2015年7月1日,江西人罗某早申请一个月,在腌制蔬菜上申请注册了“罗平”商标。这无疑形成了对“罗平小黄姜”地标申请的最大阻碍。经过团队的分析得出结论:第一、在先“罗平”商标所申请的商品项目为“腌制蔬菜”,而罗平小黄姜所申请的商品项目为“黄姜(脱水蔬菜)”,二者产品及品质有所不同;第二、“罗平”为罗平县,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根据我国《商标法》第十条规定,除地标、第二含义外,属于禁止注册和使用的商标。2016年5月在先“罗平”商标被商标局驳回,“罗平小黄姜”地标的这一“在先权利”消失。最终,2016年12月罗平小黄姜30类和第29类分别获得确权。

目前,罗平小黄姜种植面积发展到全县种植小黄姜16万亩产量36.8万吨、实现产值13.25亿元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

从罗平小黄姜的申报过程留给我们以下启示:第一、所要申报的产品必须具有区别于同类产品的特殊品质;第二、申报前后,定期进行商标动态监控,发现在先商标权利,及时采取措施,争取优质区域农产品品牌—地标,早日获得确权。                           

二、西藏“吉拉牦牛”地标,三年成功磨一剑:

                  

图片21.png

   吉拉牦牛产品


2018年9月13日国家商标局通知,一次性10件代理的西部地标获得公告,易平的团队欢呼雀跃,并喜极而泣。而“吉拉牦牛”地标,是最难得的一件地标。

该地标产品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什巴县吉拉乡珠峰山区区域内牦牛属于自然放牧的生长状态,爬冰卧雪,逐草而居,终生不吃药,不人工催乳、不机械化挤奶。有超过60多种天然牧草,稀缺草药,如雪莲、虫草、贝母等,同时牦牛喝冰川雪水高寒无污染的地理条件,决定了该地区牦牛体型大,牦牛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富含多种氨基酸等特点,营养价值是普通牛肉的十倍吉拉牦牛”其实在吉拉乡当地已经存在了上百年的历史,但由于地处西藏西南部珠峰高海拔山区,一个相对封闭的一个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农牧民更多的是对生活保障的需求,因此并没有把这样一个稀有珍贵的特产纳入到年鉴或县志的记载。我们团队翻阅了图书馆、档案馆、书店、党史办等均无法查询到相关的记载。我们根据当地牧民及畜牧专家口述,在地标管理规则中对“吉拉牦牛”的特定品质(体质、体型、体态以及相应指标)与当地海拔、气候、饲草以及养殖方式上做了特殊细致论证,说明二者之间的必然关联性。

2017年底“吉拉牦牛”终于记载进了县志。考虑到“吉拉牦牛”在西藏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且已经跟当地特殊气候条件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已经成为了仲巴县当地世代饲养的畜牧品种和生活必需品,在西藏当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地县政府特别组织会议对“吉拉牦牛”进行了研讨,并出具了一份专门关于“吉拉牦牛”地理标志的会议纪要。我们连同史料记载以及该会议纪要,特别不一般的地标使用规则等递交商标局,经严格审核,该地标终于在2018年9月13日获得初审公告。

“吉拉牦牛”的申报过程给我们团队很多启示:第一、地理标志产品要客观、真实存在;第二、产品在当地发展已经很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形成对应关系;第三、产品的品质具有独特性,具有不可复制性。作为地标所属地方政府或组织,应该对产品进行宣传,加大产品的知名度,同时,注重对于地方的特产应该做相应的记载,才不容易让地方独特的资源流失。

          

 三、四川德格大黄地标,金子招牌富农,任重道远              

     

图片22.png


      四川德格大黄产品


2018年11月,易平团队代理的西部地标15件获得初审公告。它们是斯布牦牛、关坪天麻 、定结藏雪鸡 (31、29类)、桑桑牦牛肉 、布拖黑猪 (31、29类)、德格大黄 、聂荣酥油、拉孜菜籽油 、隆子黑白花奶牛 、拉孜扎念琴、荥经砂器、陈塘黑金耳(31、29类)。再次获得批量初审公告,成为易平团队2018年的第二次大喜讯。

德格县为格萨尔王的故乡四川省甘孜州西部,全国最为贫困的西部县之一。人口8万多工业总产值392万元。农牧产业为支柱产业。截至2010年底,德格县国内生产总值约2.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仅400多万元,全县人均年收入1400余元,且两极分化现象明显,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大。如何脱贫致富,是当地头等大事。而德格大黄,属于境内珍贵的藏药资源。该县野生植物药材资源还冬虫夏草贝母、知母、红景天雪莲花、秦艽、川木香、羌活、藏木香、高山党参等500余种。其中虫草、大黄尤为珍贵。

我们与该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土壤肥料站取得联系,2017年3月签约,2017年9月申报德格大黄地标,2018年11月20日该地标获得初审公告,是最顺利最快捷的一件地标确权申请。然而确权顺利,致富的道路却并不平坦。

地标脱贫、地标致富,不一句话,而是身体力行,易平他们团队仍在不懈努力是义,也是神圣使命。该地标代理中,我们适时地提出高品质德格大黄的海拔、土壤、温度等气候条件,这对扩大种植范围、提高单产价格起到了很大作用。德格大黄的种植条件:第一、在海拔1400m以上的地区。第二、土镶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质土壤最好。第三、冬季最低气温-10℃以下,夏季气温不超过30℃,无霜期150~180d,年雨量为500~1000mm左右。第四、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积水地区不宜栽种。第五、忌连作,间隔4~5年后再种。

2017年以来,县政府积极推动德格大黄种植,开始达马乡真通村、更庆镇五一桥村、龚垭乡秧达村等十几个村地推广种植达2520亩。目前,德格大黄种植面积虽然不大,产业优势尚未形成。但市场销售甚好,消费者美誉度高。2018925日,德格县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希望该县能借助地标和互联网政策优势,在实现脱贫致富、农村经济腾飞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作者马燕飞;单位:四川泽实律师事务所)

附三地标档案:






图片25.png






图片26.png